一、 设计理念:
本节课依据新课标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精神。首先引课从“学生模仿老师在镜中的像”的小游戏开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出要探究的问题并能有根据地进行猜想和假设,从而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目的性。设计方案和进行实验以及分析论证是本课训练学生探究能力的重点,教师在此环节中在给予适当的启发和点拨的前提下充分放手,使学生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评价阶段激励为主,并在总结提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让学生感悟到物理的简洁和谐之美。本课的最后阶段在学习扩充的“光污染”以及对中国古镜的欣赏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及社会责任感。最后通过“以人为鉴”的资料对学生进行寓教。
二、 前端分析:
①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像原理。在知识上是对“光的反射规律”的应用,其中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而平面镜成像又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学习能够学以致用。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简洁对称,探究起来并不困难,所以这一节内容还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良好教材。
②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前面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规律”等前期知识。而且在近一年的物理学习中学生在诸如:声音、力和运动的关系、密度、压强、浮沉条件、杠杆平衡条件等等很多知识的学习中探究能力得到了一定的训练,这些都是为学好本节提供保障。学生的学习困难在于对“虚像”的理解以及探究中如何确定虚像的位置、高度、大小来和物进行比较。在这些方面是需要教师加以引导的。
③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本课采用“学教并重”探究为主的教学形式。在探究实验的设计和实施、分析与总结过程中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想,让学生说,让学生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准备学案,使学生在学习中一直能够目的明确,条理清楚,提高实效。
本课既使用实物媒体又使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和FLASH课件等多媒体进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明确探究内容,总结探究结论,分析成像原理,展示扩展资料。它们是教师主导课堂,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进行学科寓教的手段。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
(3)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及分析;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并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中国古镜的欣赏以及“光污染”、“以人为鉴”的资料学习感受祖国文化和社会责任感。
四、重点: ⑴、平面镜成像特点;
⑵、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得出过程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难点: ⑴、了解“虚像”与“实像”的区别;
⑵、了解平面镜的成像原理
五、教学媒体:
教师:计算机、平面镜、平板玻璃、蜡烛、白纸、铁架台、火柴
学生:平板玻璃、蜡烛、跳棋子、白纸、铁架台、火柴、直尺
六、课时:1课时
七、教学过程:
时间 |
教学意图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媒体使用 |
5’
5’
10’
5’
5’
5
2’ |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现象。为实验中选用平板玻璃做准备
引课:
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实验探究内容:
总结提升探究的内容,突破实验中的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
培养分析总结的能力
开阔学生思路,提升对实验结论的认识
培养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
巩固得出实验结论
用反射知识巩固深入认识平面镜成像特点
联系实际进行知识小结,巩固深入
知识扩展,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进行寓教 |
1.平静的水面、光滑的冰面、平板玻璃都能像平面镜一样映出物体的像。本节课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2.宣布要做一个“照镜子”的游戏。请一位同学上来模仿老师在镜子中的像的动作。
⑴.请同学帮助老师找一个“像”
⑵.老师在“镜”前做前后左右的移动,并明确自己与“镜”的位置关系和自己的身高是否变化。
⑶.老师在“镜”前伸出左臂。
3.总结同学的猜想,明确实验要研究的是“像”与“物”的关系:(虚像的位置、距离关系,大小的关系,形状的关系)
4.要求同学依据实验器材设计实验,验证“像”与“物”的关系
5.组织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先进行实验。在实际方案实施中让学生自己改进实验方案。
(实验要有对比和测量)
6.组织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和分析得出结论。
注意总结学生的实验步骤和方法
7.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特点”并提升到“像”与“物”是相对镜面对称的。
8.总结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如实验次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左右互倒实验中如何解决的、玻璃板不竖直时观察到的现象等等)
9.实际的平面镜展示成像。
10.平面镜成像原理及虚像的讲解
11.平面镜的应用及例题(见学习评价)
12.介绍玻璃幕墙产生的光污染;
介绍中国古镜;
介绍“以人为鉴”的含义 |
从帮助老师找“像”到分析“像”与老师到“镜”面的关系以及“像”与老师左右互倒的关系猜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写在学案上。
请同学依据观察和生活经验猜想平面镜成像特点
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流改进。
分组按照制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并总结实验结果
汇报实验结果和分析得出结论
汇报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或新的发现。并思考新发现的问题能否用
观察实际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否与自己总结的结论相符合
看动画,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
完成例题
巩固知识
了解平面镜的生活应用 |
1.平静的水面、光滑的冰面、平板玻璃都能像平面镜一样映出物体的像的幻灯片
2.黑板上画出一个平面镜的示意图
3. 用幻灯片明确要探究的 “像”与“物”的关系:(虚像的位置、距离关系,大小的关系,形状的关系)
4.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文字幻灯片
5.平面镜成像原理动画和成虚像的幻灯片
6.平面镜应用及例题展示
7、光污染;
中国古镜;
“以人为鉴” |
(郭宏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