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秋期开学以来,新安镇中心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升办学品位,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了中心学校的管理、指导、协调服务的作用,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
镇中心学校分学科成立了中心教研组,有两名副校长分管教育教学及教研工作,学期开始有计划,期中有检查,期末有总结,把教学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按照《新安镇教学管理意见》的要求逐一加以落实。本学期中心学校抽调专人成立了小学教育教学检查组,印制了《秋期教学检查操作表》,对11所小学、2所九年一贯制的小学部进行了客观、公平、扎实、细致的检查评估。通过量化打分获得优秀等第学校:新圣学校、淠河小学、洪河小学;良好等第学校三所;一般等第的七所。
学期末镇中心学校按建籍人数30%对小学五年级语文、数学,初中八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物理进行抽测考试,新圣学校与新安一小两校进行联考,自摸家底,平行比较,相互取长补短,引入竞争机制,极大地调动了两校教书育人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区教研室的指导下,新安初中承办了2012年中考数学、历史两学科的研讨会,新安片及新安中学的相关人员参与,大家畅所欲言,进行交流,沟通、合作,研讨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2012年的中考奠定了基础。在督导室、教研室和教师进修学校的指导下,按计划积极组织小学校长、班主任及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接受培训;各中小学校还认真进行校本教研,中小学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和教学叙事。全镇共有七篇获市级、十六篇获区级表彰,在2011年“新安中学杯”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镇中心学校荣获集体三等奖,新圣学校的石恭嫔、杨道勇分获个人单项奖,为了提高教学教研的水平,镇中心学校多次派人参加省教育科研所举办的多学科的讲座,开阔视野,提升了教学教研能力。
二、加强了思想道德建设,突出了育人为本。
镇中心校教育总支,在新安镇党委的领导下,在全体党员中扎实地开展了创建先进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活动,结合裕安区新安镇“两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总支负责人先后八次到联系点:枫庙村,三次到边远的小牛村,围绕“进农户,访民情,汇民智,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促和谐”的要求,深入走访群众,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连心沟通,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化解了矛盾,为维护教育及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利用暑期政治、业务学习班,组织教师学习《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以及教育的法律法规,认真进行师德标兵如师德先进个人的评选,有三位教师获区师德先进个人,十六位教师获镇师德先进个人表彰,广大教职工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已成为大部分教师的自觉行为。
各中小学始终坚持“育人为本,以德为先”的理念,从一日之常规抓起,以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正常教学活动中,特别关注留守儿童,重视留守儿童工作。2011年全镇建校内留守儿童之家九个,安亲情电话九部,让留守儿童校内有监管,课余有去处,让留守儿童满意,让外出父母放心,让社会舆论认可,特别是留守儿童话剧《永不凋谢的花朵》12月9日在新圣学校演出,取得了很好教育效果,使他们真正得到政府、学校及社会的关爱,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生活、快乐成长的良好环境。
三、加强了学校安全工作,突出了校安工程。
中心学校高度关注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安全工作,特别注重对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面对新安镇人多、车多、运沙车过密,以及幼儿园多校车多的特点,有针对性开展工作。一是各校上好安全教育课,利用周一升国旗,校长国旗下讲话,班会堂、安全教育专题课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镇中心校邀请徐集交警中队的交警到新圣学校、新安二小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同时展出安全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取得了极好的教育效果。二是多次联系镇政府、公安、交通,自开学初不间断地对各中小学、幼儿园进行安全工作,特别是校车安全工作大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限期要求整改,绪红幼儿园代表裕安区分别接受省、市校安工作督查。
作为教育民生工程,校安工程自2009年启动,全镇共有八个项目,投资一千零肆拾万元,新建10430平方米的教学用房,城西初中教学楼工程作为2011年裕安区校安工程项目代表,被确立为全市校安工程现场会的观摩点,接受了五县三区领导的检查。截止十二月底,三年校安工程任务已全部完成,极大地改善了中小学的办学条件。
四、加快了标准化建设步伐,突出了教育均衡发展。
按照区教育局的统一布置,我镇2011年有新初、一小、洪河小学、东风小学四所学校被列入首批51个标准化建设单位,在区、镇统筹的情况下投入资金壹佰壹拾万元,从体育场地、音体美设施、实验室、图书、课桌椅、信息技术等六个方面进行配套和建设,结合创建文明校园活动,四所学校的办学软、硬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拉近了与城市学校办学条件的距离,为进一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均衡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标准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中小学教育将会再上新台阶。
本学期中心校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生均公用经费的使用与管理、教辅教材发行、教职工医疗保险、互助基金、师生平安保险、住房公积金办理等。服务周到热情,关工委、老年教育分校、工会、共青团、办公室等都实现了既定目标,取得了良好成绩。
回顾一学期的工作,与镇党委政府、区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差距很大,表现在:
一是镇中心学校深入教学一线指导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积极参与教研不够;
二是在管理工作上粗放型,凭经验,不够精细;
三是在教师队伍管理上,依赖性很强,主动性不够。 以上这些问题,将在新的学期逐步加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