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度重视,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每学期各中小学校要组织开展一次以“预防溺水事故”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通过班(队)会、黑板报、校园网、专题报告等形式,以典型事例警示学生,提高每一个学生的防溺水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教育中小学生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在无老师和家长带队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玩耍、游泳,在池塘等水域洗手、洗衣、洗菜时要特别注意安全,严防意外事故发生。
二、开展排查,消除可能造成学生溺水事故的安全隐患。区教育局每年统一部署一次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重点对校园及周边水域的安全隐患开展一次详细的排查,对可能发生溺水事故的水塘、水渠、灌溉蓄水池、河流等危险地段,学校要争取当地政府及(村)社区、产权单位的支持,设立防溺水警示牌,在关键水域和时段进行巡防,对上放学期间有玩水苗头和下水游玩的学生及时制止,通知学生家长。
三、严格责任,抓好防范学生溺水安全监管制度的落实。各中小学要严格贯彻执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学校防溺水预案。同时落实好岗位职责,以制度明确学校各个岗位的安全职责,为防溺水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切实降低溺水死亡事故的发生。
四、各方联动,共同做好中小学生溺水防范工作。中小学生溺水事故主要发生在校外,发生在脱离家长监护和老师管理的时段,各学校要加强与家长、村(社区)、新闻媒体的联系,制定专门的预防学生溺水工作的方案,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要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防溺水知识宣传,努力做到家喻户晓,在全社会营造共同关注学生游泳安全的浓厚氛围,要通过《告家长书》、家长会、安全工作会,加强学校社会与家长的联系,增强家长安全意识及监护人责任意识。
总之,学校的安全教育无小事,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安全事故非常重要,孩子们的安全更是牵动着千家万户。因为学校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摇篮,更应该是学生健康平安成长的乐园。让学校、家长、社会共织一张安全网,让娇艳的生命之花越开越芳香灿烂。
2013年5月
|